合伙企业注册流程_智库解析个体户的魅力_上海公司注册

2021-12-16 20:54:04

智库首席专家杨志刚引言


  1980年12月11日,中国颁发第一个工商个体户营业执照。1980年12月11日,19岁的温州姑娘章华妹从温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领到了一份特殊的营业执照——工商证字第10101号,竟然成为了中国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她本人则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工商个体户”。

  改革开放后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的申领者——章华妹,(1960—),浙江温州人。1979年,跟随父亲摆摊经营小百货。1980年向温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请办理营业执照,当年12月11日,领到了中国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工商证字第10101号,成为中国第一个工商个体户


  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拓迈刚刚开始,19岁的章华妹还只是一个懵懂的女孩。在她生活的温州,是个素有经商传统的城市,一些人开始试探着做起了小生意。章华妹的父亲在解放前曾做过布匹生意,很有些商业头脑,在他的主张下,当年11月,章华妹的“店铺”开张了。

  店铺其实只是一个摆在自家门口的小摊,摆点纽扣、纪念章、手表表带等,都是些几毛钱的日用品。那时,国家关于个体经商的政策还不明确,摆摊做生意,不免有些提心吊胆,害怕一旦被“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的人抓住,不仅要罚款,还要没收所有货物。


  让章华妹倍感压力的是,她的同学和朋友知道她摆小摊做生意后,路上碰见都不和她说话,当工人的男朋友也连带着被别人看不起,她自己也觉得抬不起头来。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发现每天都有几块钱进账,能补贴家用,章华妹就特别高兴:“人家上班赚钱,我也赚钱啊!想开就好了!”

  当时,温州鼓楼工商所刚刚成立。一天,工商部门的人找到章华妹说:现在国家对做生意放开了,可以申请营业执照了!章华妹回家跟父亲商量,父亲认为,这个执照对他们以后的生意会很有用,马上就让她去申请领一个,章华妹便向工商所提交了申请。在等待了将近一年之后,1980年12月11日,章华妹终于领到了营业执照,上面盖着鲜红的印章——工商证字第10101号。


  章华妹没想到,这竟然是中国第一份个体工商营业执照,更没想到自己偶然间成了中国“第一个个体户”。获得国家颁发的营业执照,章华妹的心里踏实了,国家开始支持个体经济发展,她从此可以正经做生意了。于是,她把家里的房子腾出来,一间十几平米的日用百货小店才真正“诞生”。

  两年后,章华妹结婚了,按当地风俗,女孩子不能继承家里财产,所以小店交给哥哥经营。但因她有做生意的经验,也熟悉经营状况,父亲便每个月给她150元工资,让她负责店面,而当时国企工人一个月工资也才80元。在哥哥的店里帮忙干了两年之后,在丈夫的支持下,章华妹领了第二张营业执照。


  她向银行贷款一万多元,又向哥哥借了一万多元,做起了珠片生意。后来丈夫也把工作辞了,跑上海、广州等帮她进货。珠片生意一做就是5年多,夫妻俩不但还清了银行的贷款,还买了一间40多平方米的房子。随着下海经商的人不断增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经营珠片的利润越来越薄,章华妹决定转行做鞋子生意。

  由于她对皮鞋行业不熟悉,干了一年多,竟亏了五六万。但章华妹并不气馁,在用一年时间处理掉积压的皮鞋后,又开始重新创业。这一次,她回归老本行,又做起了纽扣生意。生意顺风顺水,规模越做越大,一年营业额约有数百万。2007年,章华妹申请了她人生中的第三张营业执照——温州市华妹服装辅料有限公司法人执照,成功地将身份从个体户转变为企业董事长。


  作为中国第一个个体工商户,章华妹的经历,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也折射出中国个体私营经济的蓬勃发展。1980年温州地区与章华妹同批领到“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的不过一百多人,但在随后的日子里,个体户的数量呈爆发式增长。1981年底,全国个体户首次突破100万户;1987年底,这个数字变成了1000万户。

  到了90年代末,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达到巅峰,1999年个体工商户有约3160万户。这一连串数字后面,涌动的是中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浪潮。如今,作为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工商户无疑是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毛细血管”,也是4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代表和范例。在普惠金融大背景下,中国个体户正呈现其独特的魅力。


  作为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工商户无疑是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毛细血管”,也是4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代表和范例。


  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摆摊叫卖,再到如今的网络电商,五花八门的生意形式成为了社会经济中最具活力的群体。数据显示,中国实有个体户在过去40年增长了500倍,尤其是新经济形态下,个体户发展呈现了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的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个体户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尤其在金融服务中的融资渠道、融资成本以及信贷支持等方面,均有许多“痛点”需要打破。而在科技不断变革的当下,个体户的金融服务也正逐步建立起来。

 

01

驱动创新 个体户助力经济蓬勃发展


  个体工商户是改革开放的代表案例之一。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在一系列改革促进政策的出台下,个体户逐步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很多知名民营企业家就是从那时候的个体工商户中脱颖而出。


  中国第一个个体户是浙江温州的章华妹。刚开始,章华妹只是在自家门口放一张小桌子,偷偷摸摸卖一些纽扣、纪念章、表带之类的小百货。1979年,温州鼓楼工商所开始对辖区的小商贩进行摸底调查,要求个体户填写表格。章华妹认为,填写了表格就可以名正言顺,合法经营了。1979年11月30日,章华妹在自己的第一个营业执照上郑重填写了开业日期。章华妹的这张营业执照编号为“10101”,此后她几经沉浮,她在服装领域生意反复尝试,至今仍在服装辅料领域闯出了属于自己的天地。



  章华妹的故事仅仅是个体化发展的一个缩影,经历多年的变革,个体户正成为助力经济蓬勃发展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统计,至2018年10月,中国实有个体户7137.2万户,是1978年的500余倍,远超私营企业(3067.4万户)。在大众化消费增速加快,消费需求向多样性和个性化方向迈进的背景下,个体户由于自身经营方式灵活,顾客群体广泛、经济实惠等优点保持较快增长,对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与此同时,随着新经济模式快速发展,众多可以让个体户发光发热的平台应运而生。值得一提的是,第三产业也成为个体户发展的沃土。中国第三产业在2010年前后快速发展——饿了么成立于2008年,同年阿里巴巴启动“大淘宝战略”支持网络个人电商发展;2012年滴滴和小猪短租成立;2013年美团外卖成立;个体劳动者的数量在新经济生态中快速增加。


  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显然成为了中国个体户最为集中的行业。据财新智库今年发布的《个体工商户融资报告》显示,我国2016年第三产业个体户共有5355万户,占总体的90.3%,从业人员占总体的84.8%。具体来看,批发和零售业规模最为庞大,2016年共有3743万户,占总体的63.1%,住宿和餐饮业(11.0%)紧随其后。



02

痛点仍存 融资需求与发展速度难同步


个体户都需要交哪些税?_上海公司注册_核定征收政策

问 你好,我是个体工商户,就卖卖水果,我还需要交税吗?再说了,我也不知道要交哪些税啊! 您好,相信很多个体工商户都有上面的困扰,认为自己又不是公司,怎么还要交税!今天我就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干货很多,注意记录哦~ 答 个体工商户到底该交哪些税?

,个体户有哪些好处?:1、没有企业所得税,可以省25%。2、个税核定征收。3、综合税负4.5%,其中3%的增值税可以抵扣,所以只有1.5%左右的成本。无需成本票,可以直接个人卡收款。办理联系:(1781)-(1973)-(989)。爱税宝园区老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

  即便发展蓬勃,但不容忽视的是,个体户仍然面临金融服务不匹配的现实。个人征信体系不完善,融资难,贷款难,渠道少,均是造成个体户融资难的挑战。


  前述《个体工商户融资报告》显示,从个体户的发展路径和特征来看,其融资需求主要用于门店租金、进货垫付、人工支出和业绩波动,这导致其融资期限短、频次高、额度低、风险高以及突发性强等“短小频急”特征。数据显示,个体户平均贷款周期约为1–3个月,笔均借款1–2万元,非工作时间贷款占50%。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季度末,全国小微企业(含个体户)中,仅1545万户小微企业获得贷款,获贷比例不足20%,个体户整体融资环境较为严峻。


  事实上,个体户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主要由自身特点所致。个体户受其教育程度和个人经历所限,平均治理水平远低于职业经理人,业务发展的可持续性不足。个体户生命周期短、财务数据匮乏、合格的抵押物和担保物不足,是其难以获得贷款的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与民营企业相比,个体户属于自然人组织形式,并不是一家“企业”;且不需要会计做帐,因而在贷款方面面临更大难度。


  此外,个体户的融资与个体户主的信用息息相关,个人征信体系的不完善也增加了个体户融资难度。截至2017年年中,中国央行收录的9.3亿自然人中仅有4.6亿人有信贷记录,即中国个人征信记录覆盖率仅为33%。同时,我国征信体系覆盖数据较为单一,个体户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工商、税务、社保、水电、租金、通讯等可多维刻画其业务经营状况的数据并未纳入其中,并且这些数据大都位于不同的部门体系,跨部门的数据整合难以实现,更无法用于信贷评估,进一步增加完善征信体系的难度。


  由于自身的经营特点,个体户也属于传统金融业中的长尾人群,服务匹配度存在难度。传统贷款产品对个体户的要求较为类似,需要个体户提供身份证户籍证等身份证明文件、营业执照类经营资格文件、个人收入证明、经营流水、银行结算账户明细或完税证明、抵押房产权证明文件、担保证明文件等材料,所需资料繁杂,整体流程较为复杂且耗时偏长,较难满足个体户“短小频急”的资金需求。


03

科技赋能 破解融资瓶颈迈向新领域


  为进一步打破个体户面临的融资难痛点,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通过新型商业模式为科技赋能则是助力个体户发展的新引擎。不少金融机构都在致力于通过科技手段加大对个体户的覆盖。其中,微众银行旗下产品微粒贷对个体户带来的帮助也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不同于大企业,作为个体户,其资金周转需求均来源于一些小场景。例如,广西任先生代理了几个品牌的电动车,其面临的是存货销售过半时单次进货金额在5–6万元的周转“难题”。而在体验了微信中的微粒贷功能后,由于具备“随借随还”的优势,任先生可以在借款后提前还款,且免收违约金,极大程度解决了他的周转需求。



  上海面馆大姐李大姐平日最担心的是房租的支出和员工的工资及时支付,而微粒贷则为其提供日常应急、稳定可靠的资金借贷来源。作为国内率先开业的民营银行,微众银行定位于“科技、普惠、连接”,2015年5月推出的首款产品“微粒贷”,设计1分钟放款、全天候服务、循环贷贷款和随借随还等符合个体户融资需求的产品,并精准控制了风险,实现了仅千分之几的不良贷款率。这些特征均较好的匹配了个体户“短小频急”的融资特征。


  此前,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网商银行、微众银行贷款业务开展较好,不良率较低,将于2019年在大中小银行中进一步推广其经验,支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发展。


  直面未来,在政策利好下,市场需不断拓宽个体户融资来源与渠道。传统金融机构和新型机构正逐步形成有效互补,为个体户融资提供更多切实可行的方案。各金融机构也应借助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等金融科技有效降低服务成本和获客成本,助力融资产品创新,提高风险控制能力,为个体户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GDP以平均每年15.7%(1978-2000年,名义增长率)的高速增长,个体经济在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980年,个体工业产值仅1亿元,1985年增至180亿元,1990年为12904亿元,1999年为22928亿元。

  1980年到1999年,个体工业产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69.6%,同期全国工业总产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8.3%。个体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例,1980年微不足道,1985年上升到1.9%,1990年为5.4%,1999年提高到18.2%。

  个体商业消费品零售额1983年为160亿元,1990年为1270亿元,1995年5355亿元,2000年增至11350亿元。1983—2000年,个体商业消费品零售额年平均增长率为28.5%,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增长率15.7%。个体商业消费品零售额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比例由1983年的5.60%提高到2000年的33.2%。


  个体经济分布面广,技术简单,劳动密集度高,吸纳了大量简单劳动力,包括从传统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新增劳动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的失业问题和由此而引发的社会矛盾。

  1990年,我国个体经济共吸纳社会劳动力2150万人,2001年吸纳的劳动力增至4760万人,平均每年递增7.4%,远高于同期全社会从业人员的平均增长率(1.1%),这说明越来越多的劳动力流向了个体经济部门。

  2019年1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在国新办发布会公布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结果显示个体经营户达6295.9万个。个体、私营经济由原来人们不太情愿从事的就业领域,成为国民就业的重要渠道。私营经济对社会稳定、安定团结做出了巨大贡献。 (注:文中部分内容来源于“凤凰网财经”:揭秘:普惠金融大背景下,个体户的魅力在哪里?)

喜欢,就点右下角的“在看”,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个体户营业执照办理流程_数据采集_个体户核定

现在许多年轻人想自己拼事业,就准备自己开公司创业或是开店挣钱。开店的话是属于个体户,需要办理个体营业执照的,当然,如果开淘宝、拼多多、微商之类的网店,一样是需要个体户营业执照的,可你知道如何办理吗?需要提供什么材料? 个体营业执照办理所需材

首页
个体户园区
新闻
联系